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1-12-03
——在2021年终调研会上的讲话(节选)
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 陈云金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们经受住了“烟花”台风以及疫情常态化的考验,慈善事业稳定发展。
这一年,我们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和伟大的建党精神,按照慈善为民、依法行善的要求,做到服务大局、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了慈善各项工作,呈现几方面特点:
1、善款募集稳定发展。全大市预计9亿多;市本级再创新高,达到1.85亿左右。
2、慈善救助日益精准。完善了十大救助品牌项目;提升了产业帮扶基地;“烟花”台风的救助力度大,达到5050万元,其中帮助慈善产业基地250万元。
3、义工服务更加规范。制定了义工服务手册;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两类群体(关爱失智老人,新苗守护计划);开展大病医疗救助。
4、慈善宣传亮点频现。计划召开第六届慈善大会,表扬先进;即将出台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了第四届慈善理论研讨会系列活动;启动了《宁波慈善志》编撰工作。
5、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慈善“四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了第四批慈善镇乡(街道)、第五批慈善村(社区)评选活动。
6、慈善实业作用逐步显现。
关于2022年慈善工作重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大会将提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省市两级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陆续出台,给予慈善事业发展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慈善事业总体发展形势将会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慈善工作总的要求有这么几条:
一、加强学习、提高站位
要加强学习,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的三个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法,历史上少有。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通过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首先是要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做大做好“蛋糕”。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先富帮后富,循序渐进地发展,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要提高站位、落实新要求。一是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完善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鼓励发展慈善信托。
二是完善《慈善法》,修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制定税前抵扣操作细则,完善慈善信托关于不动产、股权等财产捐赠的登记备注规制,探索慈善组织信托专户运行模式。增强慈善信托活力。适时出台慈善信托操作手册和智慧慈善指导手册。
三是发挥慈善行业组织作用,支持兴办社会公益实体,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慈善工作站,探索设立乡村振兴慈善发展基金。
四是依托互联网打造智慧慈善,规范网络募捐活动,提高慈善事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和透明度。
二、明确要求,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以努力打造社会各界崇善行善、慈善组织专业高效、网络慈善便捷透明、慈善行业自律规范、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共同富裕先行市为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拓宽参与渠道,增强慈善实力。一是提升已有渠道,如一日捐、四大基金等;二是拓宽新渠道,重视网络慈善,加强项目策划,探索知识产权、股权捐赠等新型方式;三是重视跨界合作,大力宣传慈善理念、优惠政策、政府要求、社会需求,做好服务工作。
2、实施精准帮扶,提升救助实效。一是完善已有项目 如十大救助品牌项目,特别是慈善产业帮扶基地,要研究新情况,抓好平衡、扩大规模、拓展领域、规范管理、提高实效;二是开发新的项目,结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结合健康宁波、平安宁波、幸福宁波、文明宁波建设等开发新项目,重点是公益项目;三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把四川凉山、青海天峻、西藏比如、新疆库车、重庆万州以及本省衢州等地对口帮扶落到实处。
3、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慈善“四大工程”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基层慈善“四大工程”建设。慈善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帮扶对象在基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基层,慈善事业的潜力也在基层。基层慈善“四大工程”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完美契合,要做深做细做规范。基层慈善工作站要做到“有人有场地有制度”,基层基金要扩面增量,义工队伍要全覆盖,慈善文化宣传阵地要全建立;二是要提高服务能力,加强交流培训,满足大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三是要打响服务品牌,借助甬尚中心平台,建立慈善共同体,加强考核激励,落实保障。
4、弘扬慈善文化,优化发展环境。一要大力宣传以善为荣、以善为乐、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继续开展慈善文化“六进”活动;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宁波慈善奖、双十大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全民慈善的新风尚;三是组织慈善理论研究,继续办好《大爱》杂志,积极筹建雅戈尔慈善学院,培育慈善人才;四是继续开展慈善镇乡(街道)、村(社区)评选;五是推进《宁波慈善志》编撰工作,为宁波慈善留下宝贵的资料。
5、加强组织保障,提高队伍素质。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为民情怀、务实创新、担当有为、团队协作、老中青结合的领导班子;二要进一步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把好选人用人关,加强学习培训,锻炼专业能力;三要健全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合理确定、落实工作人员薪酬和福利及离退休干部兼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