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9-03-14
2019年第2期
(总第94期)
宁波市慈善总会办公室编 2019年3月15日
加强《慈善法》培训 共商行业发展
2月28日,宁波市民政局、宁波市慈善联合会联合主办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培训会暨宁波市慈善行业发展座谈会。宁波市慈善联合会会长陈云金、市民政局副局长丁导民;各区县(市)民政部门、慈善总会以及慈善组织代表近60人参加了会议。
上午举行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培训会。会议邀请了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小德授课。作为《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主要倡导者、推动者之一,陈小德针对《慈善法》实施两年来所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办法》的立法过程以及所体现出的特色亮点。他说,《办法》突出了改革导向,把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等理念和要求贯彻于慈善事业管理中;同时突出了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了各级慈善总会(联合会)的职能权限,也确定了针对爱心企业和个人遇到困难时的反哺。此外,《办法》还体现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我省互联网技术的先发优势,更好地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体现了精准帮扶的救助模式,规范了个人求助活动,打击骗捐诈捐行为,维护社会募捐秩序和慈善公信力。会议由市慈善联合会谢永康副会长主持。
下午1时起,宁波市慈善行业发展座谈会召开。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陈亚庆处长主持会议。与会的14家基金会及部分慈善总会代表畅所欲言,阐述了慈善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了经验做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们谈到,《慈善法》已经实施两年多了,很多配套实施细则陆续出台,慈善法制环境日臻完善。我们慈善组织必须要依法依规的进行各类慈善活动。但实际情况是,仍有部分慈善组织“好心办坏事”,不知不觉违反了法律法规要求,所以有必要对全大市的慈善组织进行系统的培训,既包括慈善政策、法规等理论学习,也包括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代表们还提出,慈善组织间要加强联系,整合各类慈善资源,密切配合,共同打造有代表性的宁波的优秀慈善项目。
市慈善联合会陈云金会长、市民政局陈亚庆处长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陈亚庆说,在去年最新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宁波市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八位,在地级市中全国排名第六、省内第一。这其中各类慈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会全力为我市慈善组织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会议最后,市慈善联合会陈云金会长作总结发言。陈云金说,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曾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作为慈善从业者,我们要上知有关慈善的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下知民情和社会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把有限的慈善资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我们要学会“怎么做”,要坚持走项目化的道路,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能力,打响宁波慈善品牌。
在简单介绍了我国悠久的慈善历史后,陈云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依法行善、规范管理。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确保议事规则公正有序,符合规定。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和救助的公正公平,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二是要跨界合作、多元发展。重点做好建立善款募集的长效机制,探索救助项目的可持续性,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三方面工作;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专业水平。特别要提高组织协调、宣传发动、项目策划和执行以及协议起草等专业能力。
陈云金最后说,作为全大市慈善组织的联合组织,大家对我们寄以厚望,宁波市慈善联合会必将竭尽全力,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行业发展、行业监督、行业管理等职能,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我市慈善事业再上新台阶!
会议最后,陈亚庆处长代表与会全体人员对宁波市余姚农村商业银行慈善基金会和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宁波市慈善联合会宣教部)
4092万元善款惠及5.74万余户困难家庭
——2019年全市“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启动
为遵照市两办《关于做好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1月18日,市慈善总会陈云金会长、项性平、谢永康、赵雅飞副会长分别带领慰问组 ,深入宁海县桑洲镇上叶村、三星村、麻岙村和里山村,走访慰问了12户特困家庭,为每户送上2000元慰问金和油、棉被等生活物资,提前向他们表示新年的美好祝福,转达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鼓励他们重拾信心、早日脱贫。市慈善总会还拨出善款15万元,委托宁海县慈善总会慰问188户困难家庭。
各区县(市)慈善总会、乡镇(街道)慈善分会也相继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重大病患者和组织慈善年夜饭、义工上门服务等活动。据统计,全市三级慈善会组织在今年的“慈善情暖万家 ”活动中,共安排善款4092.4万元,惠及城乡困难家庭5.74万户。历年“慈善情暖万家” 活动累计支出4.34亿元,受惠67.44万户。
其他慰问活动也在进行中。市慈善总会陈云金会长前往鄞州区百丈环卫所,看望了正在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并给他们送上新年大礼包,里面有从慈善商店里挑选的全新的冬衣 、手套、棉鞋以及为他们孩子准备的学习文具等。市慈善总会还与城管义工合作,发起了以“ 认捐一杯姜茶,温暖一座城市”为主题的“爱心姜茶”项目,已在全市设置了18个服务点位,为环卫工、交警等户外工作群体提供爱心姜茶、热饭等服务。
此外,宁波普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还与市慈善总会合作,捐赠40万元,向城区400户低收入家庭发放慈善助医卡,每张金额1000元。缓解他们由于疾病治疗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宁波市慈善总会宣教部)
春节后第一天捐款的几个小故事
2月11日,春节后工作的第一天,尽管寒意仍盛,但发生在全市各级慈善总会里的几个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弄弄暖意。
早上8点多钟,铁路宁波站蓝精灵志愿者团队的两位义工来到市慈善总会,代表团队捐款3380元,帮扶患脑梗的志愿者李家友。李家友是市红十字人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从事义工服务很多年,仅去年就参加了60多场服务活动,还曾数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春节前,他不幸患上脑梗导致半身瘫痪。2月初,宁波市慈善总会与宁波晚报联合发起为李家友募捐的活动,尽管正值中国传统新春佳节,但宁波人民的慈善热情丝毫不减,不到半个月已募集善款11万多元。其所住的是第一医院也减免了部分费用。目前,李家友已转入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
新年后工作第一天,早上八点半刚过,一位六旬老者快步走进鄞州区慈善总会财务室。来者是福明街道江南村书记虞烈芳。自2005年2月16日起,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他都会准时来区慈善总会,捐出2000元善款,15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已捐赠3万元。除了每年春节后固定来捐款,虞烈芳还是区第一个小额基金的建立者。2012年初,区慈善总会提出了“个人也可建立冠名基金”的思路。相比较于企业冠名基金而言,小额冠名基金起点低,方便灵活。得知信息后,虞烈芳随即带着一万元现金来到总会,建立了全区首个小额冠名基金 。此外,在汶川、青海等地遭受灾害后,虞烈芳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总会捐款。
下午刚上班,一位老爷爷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到鄞州区慈善总会,他们是70岁的蔡培勇老人和15岁的孙子蔡浩泽。蔡老拿出一个信封,上面有四行手写的字:“为建国70周年献爱心,向区慈善总会捐款1070元。70元表示国庆70周年,1000元表示社会主义中国千秋万代存在下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今年春节期间,老人在家庭聚会的时候提议年后第一个工作日捐出一份有特殊含义的善款,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同。还在读初中的孙子小蔡立即表示要陪爷爷一起去,他也要捐出一份小小的心意来帮助读不起书的孩子。于是爷爷带着装有1070元善款的信封、孙子带着200元过年压岁钱来到了区慈善总会。
史嘉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春节后去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她现在是研二的学生,已经整整坚持了17年时间。今年由于实习的原因,她不得不早早回到北京,尽管如此,她还是通过微信向慈溪市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以前,我用的都是父母的压岁钱,这次不一样,这可是我第一笔实习工资。”谈到捐款初衷,嘉妮笑着说,一开始是妈妈带着她去捐款,每次都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爸爸妈妈是非常有爱心的人,尤其是妈妈,一直坚持做公益慈善。耳濡目染,上大学之后,小嘉妮加入了学校里的公益社团,参加了很多支教活动。她感到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她非常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善一些人的生活,所以就开始自发捐款,并且争取每年初七早早地去,做新年后第一个捐款的人。据悉,小嘉妮捐款已经超过1万多元。(宁波市慈善总会宣教部)
一场有温度的手术
清晨6点30分,江迪开车接上了小天佑的姑姑。他们的目的地是宁波爱尔眼科医院,在那里,将进行一场既简单而又复杂的手术。
江迪是奉化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一名普通义工,而进行手术的则是一名十岁的留守儿童 ,也是他们跟踪了几个月的服务对象。
“手术本身并不复杂,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手术将修复小孩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否则不仅影响他的外貌,日后还会造成左眼功能的退化。但由于时间拖的较长,加之孩子还小,心里又十分不稳定,让这场手术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两天前的住院检查中,医生详细地对义工们嘱咐。
于是,奉化慈善义工分会连忙联系了江北区的慈善义工,作了细致的安排。义工们24小时陪伴在小天佑的身边。各种的玩具、好吃的零食......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小天佑的心里慢慢平静下来。
8点,小天佑被推进了手术室。室外,家属们焦急地等待着。旁边,三个穿着黄马甲的义工正在耐心地开导他们。
一个小时仿佛很长,正当大家焦急不安时,手术室里的护士传出了好消息,“手术很成功 !”大家不由松了一口气,相互拥抱握手,悬了好多天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小天佑被推出了手术室,他似乎有点急躁,手在空中舞动,想要揭去左眼上的纱布。
义工们连忙上前,鼓舞的话语,和煦的笑容,还有及时送到手边的玩具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小天佑又安静了下来。
“谢谢你们”,小天佑的嘴边突然蹦出了一句话,大家不由一怔,接着开心地笑了出来,有人偷偷抹去眼边的泪水。
小天佑姓何,他是个不幸的孩子,父母在他三岁时离异失联了,他只好和爷爷住在一间木结构的老房子里。屋里只有一张老式床,家里没有厨房,就在门口搭了个台子,上面放着一台乌黑的煤气灶。平时爷爷很少管孩子,就靠姑婆照顾孩子的起居。
小天佑又是幸运的。2018年5月,宁波市慈善总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项目”。奉化慈善义工分会在走访过程中,在辖区内发现了包括何天佑在内的31名留守儿童。
了解到何天佑的情况后,义工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萧王庙慈善分会,为他办理了低保和困境儿童资格认证。从今年2月份开始,他就能拿到每月1500元的救助款。义工们还帮助他申请了万向集团和奉化区慈善总会的助学款,每年都会有一笔助学金发放到孩子手中,直到他学业完成 。
在发现何天佑还有眼疾后,奉化慈善义工分会又立即联系了奉化和宁波的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对孩子进行了详细检查。1月24日,孩子住进了宁波住院,进行术前准备。
今天,这场手术终于成功完成了,小天佑将很快恢复健康,重新走进校园中。据悉,孩子的检查费用、手术费用全部减免。义工们也早已安排好陪护时间,直至孩子出院。(宁波市慈善总会宣教部 奉化区慈善总会)
简 讯
“大爱基金”弘扬守望相助的慈善精神。 1月底,市慈善总会陈云金会长、项性平、谢永康、赵雅飞副会长分别带领慰问组,前往慈溪、象山、鄞州、镇海、北仑等地,向12位为宁波慈善事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且都患过大病的慈善工作者或其遗属送上慰问金,累计支出7.2万元,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2月中旬,“大爱基金”又支出3万元,资助节前因患脑梗而半身瘫痪的志愿者李家友,帮助他进行康复治疗。“大爱基金”是由市慈善总会于2015年4月建立,其帮扶对象主要为宁波辖区内本市户籍或外来务工5年以上,因患重大疾病或家庭遭受突发性事件而造成困难的好心人,包括经常参与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志愿者以及对慈善事业有突出贡献者。自建立以来,“大爱基金”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好评,它不仅体现了慈善救助的精准性,更弘扬了“守望相助”的慈善精神,营造了“好人有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大爱基金”已累计接受社会捐赠124万元,支出善款51.3万元,39人(次)受助。(宁波市慈善总会宣教部)
余姚小姑娘沈金爽连续捐款13年。 余姚小姑娘沈金爽春节过后又来捐款了。2月15日,沈金爽从泗门专门乘车到余姚市慈善总会捐款1500元。沈金爽是市慈善总会捐款的常客。她从2006年在市实验学校读书起,就成为了热心慈善捐款的爱心人士。那一年,她刚满12岁。2006年春季,她把300元压岁钱捐给市慈善总会。以后每年春节过完,她就把自己的压岁钱捐赠出来,400元、500元、800元、1500元......一直到去年大学毕业,从不间断,已连续捐款13年。谈到捐款的初衷,她坦言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和教育。(余姚市慈善总会 王金良)
余姚总会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慈善保险”。 从2019年1月起,由余姚市慈善总会出资、余姚市卫健局组织实施,对余姚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住院护理津贴保险项目。据统计,余姚市今年共有399名独生子女(三级及以上)伤残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了该保险项目。因该保险项目包含的30种重大疾病或手术导致住院的,参保老年人可以获得住院护理津贴150元/天,一年最多可以享受90天。此举将在较大程度上解决我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老人住院期间照料费用的问题。(余姚市慈善总会 孟晨炯)
爱心传递:从受助者变成助人者。 2月22日下午,市慈善总会来了一位特别的好心人。她拿出两万元现金对工作人员说,想把钱捐给困难家庭的学生。好心人名叫张艳,古塘街道人。在2004年刚上大学时,家庭困难的她就收到了来自慈善总会的助学金,每年5000元,连续三年。这笔雪中送炭的善款,减轻了她的求学压力,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她希望有一天将这份善意回报给社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如今,距她接受救助已经过去十六年了,她也从一个困难学子变成了一个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在交谈中得知,她现在月薪五六千,这笔钱她积攒了好几个月。(慈溪市慈善总会 胡依依)
慈溪观海卫镇启动“1+N”慈善联盟。 3月3日,在镇大润发广场举行的“志在四方 益路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承接展示活动中,观海卫慈善分会的“1+N”慈善联盟正式启动。活动现场,6家单位的5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认领。“1+N”慈善联盟是今年观海卫慈善分会开展的创新工作,主要是通过慈善资金资助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助老、助残、青少年帮扶、文明劝导、公益宣传等公益项目。通过调研、座谈会、申报项目等前期项目筹备,镇慈善分会最终确定拟对6家单位开展的公益项目进行资助:由观海卫镇妇联组织的“单亲妈妈”、“折翼天使关爱”项目;由观海卫镇团委组织的“候鸟的微笑”项目;由卫东辣妈帮帮团和师东辣妈帮帮团组织的特殊人群关爱项目;由慈航公益组织的偏远村(社区)老人生活、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由绿恒志愿组织的文明城市行动项目。接下来,镇慈善分会将协助做好每个项目的开展和跟进工作,进一步为镇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助力。(慈溪观海卫慈善分会)
宁海慈善工作迈上新台阶。 1月28日,宁海县慈善总会召开2018年度慈善工作会议。在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宁海18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募集任务。县慈善总会共募得“一日捐”1335万元,冠名基金3679万元和定向公益资金1786万元,村(社区)工作站和定向公益资金成为新的增长点。会议上表彰了西店镇等10家先进集体和18位优秀慈善工作者,授予泉水社区等34个村(社区)工作站“先进慈善工作站”称号。(宁海县慈善总会 蒋佳颖)
赵增富老人捐赠10万元作为脱贫慈善基金和特殊党费。 2月26日,赵增富老人把自己辛苦积攒的10万元亲自送到慈善总会,作为脱贫慈善基金和特殊党费,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赵老和夫人王东一直热心于慈善事业,从2003年宁海县慈善总会开展“一日捐”活动以来,赵老夫妇就开始捐款,从一开始的每年600元,到2006年的每年1000元,再到2010年的每年10000元,16年间共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2.6万元。(宁海县慈善总会)
热心阿姨省吃俭用坚持用退休金捐款。 2月25日下午,一位阿姨走进象山县慈善总会,捐出一万元现金。这位阿姨已经是县总会的熟人了。去年春节前,她也是一个人来到总会,捐出了八千元善款。据总会工作人员介绍,象山县慈善总会创立之时,她每个月都会来捐款,每次都是几百元,却从不肯留下真实姓名,总是以XX居士自称。工作人员询问她的捐款初衷,她反复提及,自己是佛教信徒,想做点善事。后经了解,这位爱心阿姨自己身体不好,每天要去医院打针,靠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照顾。她省吃俭用,在每个月退休金里省下部分,积攒起来捐给县慈善总会。(象山县慈善总会 李佳)
慈善义卖 爱心助学。 3月3日上午,象山慈善义工分会组织各义工大队在丹城公园联合举行“慈善义卖 爱心助学”活动,过路市民纷纷认购,踊跃捐款。义卖品包括针织、食品、玩具、花卉、工艺品等,均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赠送。据介绍:当天上午义卖收入近1万元,所有善款将用于关爱农村留守特困儿童项目。在义卖现场,义工们还为大徐镇一位残疾菇农销售新鲜蘑菇,共销售300余斤,收入3000多元。(象山县慈善总会)
讲好爱心故事,传播慈善精神。 去年6月,我区慈善总会在《鄞州日报》上开设了“义乡鄞州 慈善故事”专栏,每周一篇。截至目前,已先后推出了“慈善文化进学校”、“鄞州义工团队巡礼”、“走进鄞州慈善扶贫基地”三个系列报道,累计达34篇。专栏讲述了鄞州慈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读者深受教育和感染。(鄞州区慈善总会 龚静)
四岁双胞胎姐妹献爱心。 2月19日下午,一位男子领着一对双胞胎女孩走进鄞州区慈善总会财务室。这位来自河南洛阳的年轻爸爸拿出2019元现金,说来替女儿们捐压岁钱。这对双胞胎姐妹还不满5周岁,在下应街道读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爸爸说:“替她们来捐款是父母的主意,我想给她们留个纪念,从善之心要从小培养。2019年就捐出2019元,希望这笔钱能给生病的人们送去一份温暖。”当工作人员开具捐赠发票填写捐赠人姓名时,孩子爸爸说:就写“左右安然”吧,两个孩子的小名就叫左左和右右,这个化名也寄托着父母的对她们的殷切期望。(鄞州区慈善总会 龚静)
“雪莲花”慈善助学基金照亮新疆班孩子求学路。 3月4日下午,鄞州区文华派出所的几名民警来到宁波中学,探望结对的新疆班学生,并给他们送上助学金。2015年初,文华派出所与宁波中学共同发起“雪莲花”助学项目,由派出所民警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捐赠善款在鄞州区慈善总会成立“雪莲花”慈善助学基金。该基金定向用于宁波中学新疆班贫困学生,每年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费补助。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帮扶了15名学生,其中4名已经考上了大学。从去年12月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每月都会向“雪莲花”助学项目汇入2000元善款。(鄞州区慈善总会 龚静)
奉化农商银行设立2000万元留本捐息慈善助困基金。 近日,“新思维·新金融”——奉化农商银行品牌发布会暨慈善助困基金捐赠仪式隆重举行。奉化农商银行与奉化区慈善总会签订合约,设立了规模2000万元慈善助困基金,确定在今后5年时间内,采取留本捐息的方式,每年向奉化区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我区扶贫帮困、助医助学、社会公益等方面。奉化农商银行作为我区重要的本土金融单位,在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从2013年以来,六年时间累计向奉化区慈善总会捐款906万元,其中2018年捐款266万元,为我区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奉化区慈善总会 江迪)
安泰社区“红色速递爱心餐”项目正式启动。 3月4日上午,在近40余名高龄独居老人、党员和社区慈善义工们的见证下,由白云街道安泰社区和共建单位市气象局联合推出的“红色速递爱心餐”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为社区内8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爱心早餐,解决早餐就餐问题,时间为每周二、周五上午7点30分至8点30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工们会把爱心早餐送到他们的家里,另外行动方便的老人也可选择自行前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用餐,由居民骨干组成的慈善义工服务队在现场提供服务和帮助。(海曙区慈善总会)
“博视光明慈善基金”设立暨“博视光明行”公益项目启动。 1月18日,江北区慈善总会和宁波博视眼科医院举行了“博视光明慈善基金”签约仪式。从今年开始,宁波博视眼科医院在江北区慈善总会设立规模2000万元的留本捐息“博视光明慈善基金”,继续开展“博视光明行”公益项目,主要用于江北区户籍或在江北区工作的白内障、翼状胬肉贫困家庭患病治疗和江北区中小学生近视预防及斜弱视治疗的医疗救助。据了解,自2017年“博视光明行”公益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救助建档立卡的白内障患者2986人,胬内2565人,为江北区近3万多在校中小学生建立了眼健康档案,对军烈属、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符合实施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不仅免手术费用,还对他们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进行补助。去年12月,该公益项目荣获第五届宁波慈善奖“最具影响力的慈善项目”称号。(江北区慈善总会 杜雅丽)
镇海区首个公安机关专项慈善基金成立。 1月23日下午,“镇海公安分局慈善惠警基金”正式签约。该基金善款主要由分局单位和民警、辅警个人“一日捐”活动中的捐款,社会各界的对本基金的捐款和其他捐款共同组成。基金将对在执行任务中遇到重大伤害的民警和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突发重大疾病的民警、辅警实施救助。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最高10万元。这是我区首个面向公安机关的专项慈善基金。该基金的启动将极大激励全区公安民警们全身心的投入公安事业,为构建平安镇海,为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镇海区慈善总会 李晓燕)
最好的寿礼:一张捐赠证书。 镇海区骆驼街道姚常娥老人过八十岁生日时,没有让家里准备筵席,而是捐出了整整一万元的积蓄,用做公益的方式庆生。不办酒席做慈善,把省下来的钱用到需要帮助人的地方。春节期间,姚常娥把这一打算告诉了家人,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家人还主动联系社区、街道咨询捐赠的相关事宜。当街道工作人员为姚常娥送上区慈善总会颁发的以她名字命名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捐赠证书时,老人显得有点激动,“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姚常娥小额慈善冠名基金成立后,将主要用于街道辖区内的助学、助困等慈善项目。(镇海区骆驼街道慈善分会)
北仑区慈善总会开展“情系万家,暖冬行动”。 在2019年“情系万家,暖冬行动”中,区慈善总会走访慰问了大碶、梅山、柴桥、白峰、春晓、郭巨等街道困难群众,并携手区文明办、区妇联、区司法局等部门走访慰问了困难职工、环卫工人、困难老党员、计生特殊家庭、“北仑好人”等群体。区球迷协会慈善义工大队对区内全部22位渐冻人进行探访,给他们带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区肿瘤协会慈善义工大队走进困难患者家中,向他们送去慰问金和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鼓励他们重拾信心;区司法局慈善分会走访了困难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详细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此外,区慈善总会特别制定了价值57.42万元的“慈善爱心超市卡”,委托各慈善分会向957户困难家庭送去贴心的关怀。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有关爱近视儿童、关爱特殊群体、关爱渐冻人等12个项目,共计支出价值近200万的爱心物资和爱心款,惠及2000多户家庭。(北仑区慈善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