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3-07-31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波市慈善总会紧密围绕全年计划,扎实开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以学促干”开创新局面
2月15日至16日,市慈善总会组织召开了全市慈善工作会议和慈善总会会长会议,全市慈善会系统共百余人参加。陈云金会长就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专题辅导报告。会议明确了慈善事业发展新要求,锚定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目标,以“实力慈善”“品牌慈善”“基层慈善”“全民慈善”为重点,努力开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总会党支部先后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而团结奋斗》等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开展各类活动二十余场,积极参与市民政局组织的2023年市本级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宁波市社会组织党建“好故事”宣讲等活动,将党建工作与慈善工作全面深度融合,坚定把稳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之舵。
二、抓好善款募集,筑牢慈善发展“压舱石”
1至6月,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4510万元,历年累计募款13.51亿元;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募集3.7亿元,历年累计达111.1亿元。
开展第24次“慈善一日捐”活动。4月6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市本级“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通知》。本会随即组织召开了慈善联络员会议,制作动员手册,开展技术指导。会上还首次对六位优秀慈善联络员发放了纪念奖杯。6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彭佳学,市长汤飞帆等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带头捐款,用实际行动号召全市上下积极参与“一日捐”活动。截至六月底,市慈善总会已收到“一日捐”善款1060.8万元,共有564家单位参与;全大市累计已募集6984.28万元。
爱心捐赠踊跃,基金建设和发展多元化。上半年,总会新增企业(单位)冠名基金7个,小额基金2个,小微基金4个。企业(单位)冠名基金到账1402.61万元,小额基金288.2万元,小微基金8.9万元。爱心企业和个人积极捐款,基金规模持续增加,其中公安基金续增518万元,李锂的晴朗基金累计已捐赠460万元。储吉旺连续20年捐款累计达2100万元;鲐背老人隐名捐款200万元;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06万元;雅戈尔集团再捐500万元,助力2023年“美好家园”项目。
基金使用逐步扩大到文化、音乐、健康等领域,呈现多元化特点。6月9日,宁波人文记忆传承保护基金正式建立。该基金是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本会发起,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名人文化的挖掘与传播。此外,还有致力于帮助需要音乐学习和疗愈的弱势人群的萤火虫基金,关注我市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科普与康复的专项基金等。
激发慈善网络筹款新活力。在“助力‘两个先行’浙江慈善专场活动”中,本会积极发动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慈善总会参与,召开协调会,组建工作群,制作“一起捐”操作手册。全市通过网络为活动筹款372.62万元,获得配捐186.31万元。其中宁海县慈善总会筹款173万多元,奉化区慈善总会筹款60.22万元。此外,总会上半年的捐步活动共发动1.7万人次参与,累计捐献2.5亿步,兑换公益金165万元。
三、围绕品牌项目,提升慈善救助精准性
1至6月,市慈善总会救助支出5361.5万元,受助困难群众1.58万人次;历年累计支出11.1亿元,帮扶32.13万人次。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支出4.3亿元,受助困难群众258.58万人次;历年累计支出92.8亿元,帮扶647.37万人次。
实施品牌救助项目。春节前,市慈善总会拨出17.4万元善款,走访慰问了镇海区149户困难家庭。在今年的“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中,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安排善款6059.1万元,惠及困难家庭10.22万户;该活动历年累计支出5.98亿元,受惠困难家庭94万余户。
第21次“彩虹助学”活动筹集善款60万元,帮助了120名在甬高校就读的困难学子,其中宁波远通钢铁有限公司和浙江康诚建设集团各认助10名学生,一对匿名夫妇认助了13名学生。此活动历年累计支出善款1328.9万元,3655名困难大学生获得帮助。
在“慈爱助残”项目中,本会拨付善款30万元,资助了宁波思宏电器工业有限公司工疗机构、宁波市盲人有声书创作基地等5家残疾人机构。总会历年助残累计支出达1038.2万元,共帮扶残障群众5331人次;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支出6340万元,帮扶残障群众8.91万人次。
对外帮扶方面,总会已从雅尔基金中拨出600万元,用于四川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教学综合楼建设;支出400万元用于甘肃白银市平川区第二幼儿园教育楼建设;支出200万元用于奉化区大堰镇中药材产业山区共富项目;支出60万元用于井冈山市茅坪村山地人家改造项目。
帮扶基地稳步提升。上半年,市级慈善产业帮扶基地新增1家,续建6家;区县级基地新增2家。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市级慈善产业帮扶基地24家,累计支出2461万元,帮扶困难农户1681户;区县级基地56家,累计投入资金3070.11万元,帮扶困难农户2062户。为进一步提升成效,发挥优秀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总会还于6月初启动了市级帮扶基地考评活动。
慈善实业惠民利民。华慈医院除了派出志愿服务队赴基层开展义诊活动外,还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免费体检61人次,为800位助医卡、关爱卡持卡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各类优惠政策共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68.4万元。此外,医院继续开展药品援助项目,累计发放1215人次,价值3456 万元。颐康医院于年初顺利完成了装修改造工程,明确了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目标,以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为发展方向,上半年开展义诊服务2次,组织健康科普讲座2次,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长。宁慈康复医院发展迅速,上半年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近60%。医院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共组织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12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截至6月底,宁波颐乐园及三个分园共入住1556名老人,慈乐5A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城居家养服务中心、文教街道和庄桥街道连片居家养老服务已辐射47个社区站点,服务近3万居家老年人,颐乐园也获得了“浙江省康养行业康养类领军企业(机构)”称号。接下来,颐乐园将启动老旧宿舍改造和设施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四、营造良好氛围,培塑慈善事业美誉度
上半年,市慈善总会正式开通宁波慈善视频号,涵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微信微博、视频号、网络直播、有声频道等在内的立体宣传网络构建完成。截至6月底,总会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刊登各类慈善信息110篇次,宁波慈善微信公众号发文18次,阅读量超3万人次,《大爱》杂志出刊5期,发行2.5万册。
评先评优浓厚慈善氛围。2月初,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宁波晚报联合推出的“2022·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正式揭晓,“一座城的温暖!余姚爱心人士倾力帮助困境老人一家”、“ 舍不得装空调的宁波84岁老人,捐款100万元”等10篇暖心报道入选,温暖甬城。7月初,在省慈善联合总会开展的2023年度先进评选中,慈溪市慈善总会,象山县慈善总会会长吴安定、宁海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贝跃东分别获得先进会员和先进个人称号,余姚市慈善总会、慈溪市慈善总会、鄞州区慈善总会、海曙区慈善总会、镇海区慈善总会还获得慈善山海协作先进单位称号。
“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4月16日,2023年宁波“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在鄞州区姜山镇正式拉开序幕。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总会与FM98.6音乐广播合作,以“我们一起慈善吧”为主题,将义工服务与慈善文化“六进”活动紧密融合,走进高山、海岛以及其他偏远地区,让更多老百姓感受慈善、参与慈善、支持慈善。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目前已在鄞州姜山、宁海桑洲、北仑梅山、象山鹤浦、江北文教、奉化壶谭、海曙鼓楼开展7场活动,参与义工300多人,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爱心捐赠、贴心服务、暖心慰问等。于此同时,总会还特别策划了“慈善人物”公益音频,邀请朱欢副市长、奥运冠军杨倩、爱心企业家李如成、时代楷模钱海军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代表为宁波慈善代言、发声。
五、把握社会需求,拓展慈善服务新领域
3月初,春雨仁爱义工大队正式成立。该队伍以服务困难肿瘤患者为宗旨,主要成员多为我市各大中医院副高及以上的医师。该队伍的成立,标志着总会向着义工服务专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上半年,总会22支直属义工队伍共开展活动562场次,参与义工1701人次,服务时长达1.25万小时,累计2.14万人次受益。
开展第二届宁波市慈善义工先进评选活动。总会在3月份启动了第二届宁波市十大慈善义工组织、十大慈善义工、十大慈善义工项目评选活动。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引起极大关注,共收到有效参评材料80多份,网络投票近百万,评论500多条。通过资格审查、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目前活动已进入到公示环节。
启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项目”。6月,市慈善总会承接社会组织专项资金项目,启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项目”,联动各区(县、市)义工分会在全市各地开展常态化巡查活动,在充分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安全与生活的基础上,开展个案救助和劝导活动,做好调查和档案工作,运用“救助+慈善”模式,了解全市流浪人员的生存发展状况,编写调研报告,为后续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倡导。同时,总会还将和各地救助站紧密合作,在全大市范围设置流浪人员救助点。目前,该项目已成功救助十多名流浪乞讨人员,为2名流浪乞讨人员对接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依托平台服务心智障碍人群。1至6月,宁波市星宝自闭症家庭支援中心共开展活动205场次,参与义工590多人次,受益星宝群体1635人次。宁波慈善商店实现销售收入6.22万元,接收捐赠物资132批次,开展义卖活动7场。总会依托“一空间、两商店、一驿站”,对15岁及以上的星宝家庭提供文体培训、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社区就业等日间服务,共覆盖14户家庭。其中,“菜鸟驿站”成功帮助5户星宝家庭实现社区就业。
六、服务慈善组织,凝聚行业发展新动能
积极做好会员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在省、市、区三级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计197家,已有133家加入慈善联合会大家庭,占比67.5%。做好会员单位走访联络工作,上半年共联系会员单位52家,走访会员单位8家,听取会员单位意见,收集会员需求,做好资源对接和新会员入会登记工作,并于3月16日、17日开展会员联谊、团建活动。
配合做好《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修订)》工作。5月16日,《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修订)》立法调研座谈会在甬尚中心召开。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建工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各区(县、市)慈善总会和部分慈善组织负责人以及浙江工业大学修订团队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目前,《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修订)》文稿第一稿已完成,第二稿正在修改中。
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诸多困难,如善款募集难度增加、组织内部治理优化等方面。下半年,市慈善总会将紧密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募集工作,创新救助项目。善款募集是第一要务。做好“一日捐”收尾工作,加强“四大基金”建设、扩大跨界合作范围,积极发展慈善信托,加强网络筹款力度,配合民政推进慈善数字化改革。不断完善十大救助品牌项目,做好慈善产业帮扶基地考评工作。重点要结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要求创新项目,促进颐乐园、慈善医院等慈善实业健康发展,加快对口帮扶地区优质慈善项目落地。
推进重点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做好义工分会换届工作;重点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海岛支老”等项目;支持星宝中心和慈善商店健康发展。运营好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阵地,办好《大爱》杂志。做好“中华慈善日”宣传、2023年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评选、《宁波慈善志》编纂、慈善空间创设等工作。
优化内部治理,准备换届工作。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团队结构,推进慈善事业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基层慈善“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慈善工作。集中力量做好换届准备,适时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